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文娱 山东文艺正文

王宜涛:呐喊的焦墨

2023/6/6 14:36:11   来源:感知山东    

  王宜涛,又名一涛,山东滕州人,居住济南,曾就读鲁迅文学院。文学及艺术作品散见《青年文学》《诗潮》《绿风》《山花》《时代文学》《山东文学》《百家评论》《走向世界》《中国书画》等,诗歌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,绘画、篆刻及陶艺作品入展国内外各种展览并被韩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艺术机构收藏。

名家点评

呐喊的焦墨

其人

  我友王宜涛,祖籍古滕国人也,自幼家学深厚,青年时期即来济南打拼。早年经商,后在《时代文学》做美术编辑,过去出名于山东诗歌界,现在一门心思画画,诗歌虽然有些少了而画艺大进。因自小对绘画热爱,如痴如醉不能自已,恍恍已历十数载。新世纪伊始开始潜心作画,十数年坚持无一日懈怠,自此画艺大进,奠定艺术之路之根基。古人有云:此痴不必医。信矣。宜涛画艺不俗,与其交友有很大关系。据我不完全观察,宜涛眼界极高。身边不乏奇人异士、名家大咖,除了我省诗歌名家我认识的少外,美术圈里很多艺术大家都与宜涛多有来往,而且对其创作评价很高。

其画

  现在我们尝试着去解读宜涛,首先要以学术角度看他的作品。他现在主要是画人物,兼习山水与花鸟。所画内容直指画家和观者心扉和灵魂,仿佛画中每个人物都有每个人的个性,经历,思索,呐喊,甚至悲欢离合。从而让人感觉特别想要尝试进入画家的语境,仿佛如此才能和画家心灵交流。

  看得出,宜涛是一个有灵魂的艺术家,不但题材不“甜俗”,表现方法直指观者心灵。我观他最近的作品,已经开始摆脱“象形”的束缚,有了德国上世纪前半叶表现主义版画的感觉。直逼所要表达的内涵,真是一日之别当刮目相看。看他的作品绝不是文人画模式而是直抵心灵的利刃,是他对社会,对人生,对现实的深刻思考。从中不难看出多年的诗歌创作和曾经艰辛生存劳作的直接影响。这包括精神与技法两个层面。作品画面追求浑朴、沉雄,单纯,肆意,厚重,多用秃笔浓墨率意涂抹,用笔圆浑厚重,每幅画绝不做程式化的重复,每幅画有每幅画的图示与追求。宜涛的画绝不是元明清及民国画家的文人笔墨游戏,而更像是魏晋和当代艺术家的笔墨担当。宜涛对现当代艺术家也很关注在学习借鉴中并有着非常敏锐的见解。所以我观宜涛的画,在与他人不同之处皆可寻到出处。比如在保持魏晋时期墓室壁画的同时吸收德国表现主义画法,注重在画中皴擦与点染的结合,常常在人物之间及山石、崖壁、沟壑、树木上甚至天空中大笔焦墨点厾,形成一种浑然天成、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。我曾有幸观其画作并有“颇似王维孤居处”之感,或可表达作品精神信息之一二。

其境

  道德经说:“致虚极,守静笃,吾心以观复”。艺术作品本身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与另一个世界的出口,反映出画者深藏的内心声音。他的画是纯净的,没有杂质,没有污染,诙谐、顽皮、睿智、直指观者心灵的。画者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都在这浓浓的墨色中尽情铺展开来。透过画,可感受到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的坚守与发声,个性与情操的历练,内心的奔放自由,还有一份不易察觉的狂野、倔强、坚守。这是一个真实的人,一个物我两忘的人,一个大声呐喊的人。看他的画忽然明白,艺术的内美,不求具象的似,而是求心象,求与天地相通的自由精神。画者将自然物象,艺术手法,心灵感悟融合为一,这,便是宜涛的人便是宜涛的画了。

  高山无语,深水无波,天地就这样安静而沉实地存在着,无论是山顶,还是山脚,生命就这样萌动着,变化着。山静静地坐在那里,宜涛也静静地坐在那里,他用自己的眼睛注视人生,并从自己的眼睛里看见自己的影子;以自己的心灵倾听人生,从心跳里听见自己的生命,找到心灵出发的起点,找回生命中想要的东西。画与宜涛,总是相看两不厌。我与宜涛的画,也总是相看两不厌。

  有一段时间,我没太出门。但是微信里看到宜涛一个人在家中玩的不亦乐乎,作品从具象世界转向抽象世界,格局也越发大了。虽不知他下一步如何发展,但是我明白,一个有进取心的画家,有的已经有了,没有的也要尝试,敢于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破旧立新,是十分可贵的,也是最不可预料的。无论以后的宜涛画风转向何处,必将大大拓宽宜涛的艺术视野和艺术实践,这也是大家十分期待的。

其趣

  绘事之外的宜涛,于艺术相关事物也多有研究并造诣颇高。其诗歌也十分了得,我曾与他合作出过一本诗画集《写给小由的诗》,是宜涛写的一篇给初恋情人的情书,以及我的七幅小画。感觉我的画也跟着宜涛的诗沾光了。

  最后说一下我喜欢宜涛的原因:首先我敬重其人品,这在朋友圈中是不争的共识;尤其是对朋友的热情,常常在意料之外带来感动。其次是宜涛独立的人格,常常不以世俗常态对人待物,意外中带有必然。再就是画中透出的深沉,一种让人可悟不可言的现代孤独感,一种浓浓的潇散之气,凛凛然保持着一股独立人格与独善精神。与其相识,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。(文:徐浩)

艺术家访谈

  一、您的艺术追求是什么?

  王宜涛:能够单纯的、自由自在干自己喜欢的事,画自己愿意画的画。

  二、您最喜欢读什么样的书?

  王宜涛:文学方面的相对多些。

  三、您喜欢其他艺术门类吗?

  王宜涛:肯定。

  四、您的艺术启蒙老师是谁?

  王宜涛:来自于家庭。

  五、您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哪个更感兴趣?

  王宜涛:高级的都喜欢。

  六、您喜欢国内哪位当代艺术家?为什么?喜欢哪位西方艺术家?为什么?

  王宜涛:喜欢的很多,活着的画家非要说一位:丁立人。涉猎广泛、观念鲜明,面目新奇,很当代、很本土、很高级、很自由。弗勒伊德、梵高、毕加索等等。喜欢就是喜欢不为什么。

  七、您认为艺术跨界对自己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?

  王宜涛:肯定有,难以抉择表述。

  八、您认为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?还是全部?是灵魂的全部?还是灵魂的一部分?

  王宜涛:艺术影响生活,生活影响艺术,这个不能细化,也不可量化,人生艺术、艺术人生。

  九、您对艺术天分和兴趣怎么理解?伟大的艺术家是天分还是幸运?

  王宜涛:天才肯定有,兴趣很重要。天分。

  十、哪些生活能激发您的创作激情?您对艺术未来有什么期待?

  王宜涛:不确定。不做期待。

作品欣赏

编辑:温伟伟    责任编辑:徐茸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