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文娱 山东文艺正文

徐行健分享中国书画的“笔精墨妙”

2023/3/13 9:07:17   来源:中国山东网    

  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3月12日讯 (记者 王丽 通讯员 徐从芬 毕思红) 三月春风暖,陌上花正开。3月上旬,一堂生动的“如何读懂中国书画”的主题讲座在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办举行。

  山东省第九、十届政协委员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高级美术设计师徐行健,围绕“从‘通感论’到‘三要素’”“线条魅力何在”“毛笔的表现力”“线条的‘三感’”“力度与节奏”等角度,生动讲述中国书画的“笔精墨妙”,辖区近50名书画爱好者前来现场聆听,近距离感受延绵千年的中国书画艺术魅力。本次活动由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徐从芬主持。

  年近80岁高龄的徐行健先生是泰安人,高级美术设计师、研究员、画家、书法家、中国家纺产品设计中心主任、总设计师、瑞典NCS大自然色彩协会中国地区特约设计师、济南大学等多所研究院校客座教授、中国大百科全书(第三版)编委、济南美术家协会顾问。系山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,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。他以浓厚的学识修养,撰写美术评论、设计论文数十篇,发表于各种学刊、核心期刊,并出有专著《在限制中显示才能》等。

  近二十年来,他专注于书法、国画研究。坚守“中国画是线的艺术”,从理论到实践刻苦钻研“书法入画”,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创作出大量线写意作品,参加各种书画展览并获好评。其独特风格,受到业内人士高度赞扬,至今已有数十家媒体报道。著名学者、教授宋遂良称赞其画“高雅、素净、简洁,有一种贵族气和悲剧美。”著名作家、《大众日报》“丰收”副刊原主编赵鹤翔评价称“清峻通脱,骨骾磷殉、孤傲高洁。”著名文学评论家、教授袁忠岳则称其“人和牡丹,傲然而默。诗情画意,笔如刀刻。”

  书画同源

  作品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

  “真正读懂中国书画需要长期修炼,期待我的讲座能为各位打开大门,从一开始明白中国书画是什么。”讲座伊始,徐行健先生以平和、温厚的语调,循循善诱地讲述和分享。

  他认为,书法、绘画和文学是相通的。按钱钟书先生的“通感论”来讲,人们在形容书画、音乐和文学时常常用同样的形容词,这充分说明三者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。如果说语言是文学的艺术,中国书画则是线条的艺术。具体来讲,中国书画是毛笔线条的艺术。很多人因对这个问题不明确,对中国书画的优劣就看不清楚,因为他找不到书画的核心。线条是最最重要的,是鉴别书画作品好坏的一个标准。可以说,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线条。西画特别是油画讲究色彩,是用面、明暗来塑造形体,而中国书画从4000至6000年前书画文化起源时,最初就是线条。

  中国画来源于中国书法,没有中国书法就没有中国画,所谓书画同源,即来源于此。“中国画画好了,落款都用写,如齐白石落款‘白石老人写’,黄宾虹落款‘宾虹写’。中国画是用中国书法的线条写出来的。”

  徐行健先生认为,中国书画的源头是儒家、释家、道家三家。这是哲学范畴的,是中国哲学的精华。儒家学派创始人——“至圣先师”孔子主张克己复礼,认为“悠悠万事,唯此为大”,终其一生目标是复周朝的礼制;道家来源于老子道德经,在修身养性方面主张不要自我,要悟,感悟这个世界;佛家智慧是冥想、冥思、面壁,从印度传到中国,受道家思想成为禅,慧能。

  “儒释道有一条是一样的,三家在美学的追求上,即在审美上是一致的,追求自然美,崇尚自然美学。孔子‘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’‘逝者如斯夫’都是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;道家主张上善若水,顺其自然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;佛家对山,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有了文化修养以后,又不是山又不是水。中华民族文化百家争鸣,唯一一致、崇尚的是自然美无限。自然美学,无论是文学、绘画、音乐,还是其他艺术,最高境界是超凡入圣,天人合一。”徐行健说,

  书法美,是以自然美为要求,书法绘画的美就是自然美,符合自然的美是最基本的审美。“符合自然美的因素,有很多种形式,如意象、具象、抽象的,再简单点儿就是有夸张,有变形的,但是他们的根源都是来源于自然,真正好的抽象也是来源于自然。”

  探寻中国书法艺术起源

  明晰“书法是线条的艺术”

  “从书法的源起追溯,我们都知道甘肃马家窑文化,马家窑彩陶上的旋涡纹、水纹等完全是用毛笔画出来的,六七千年前可能是用其他工具的话,现在看有些是用中锋,说明可能当时就有了毛笔,但是没有实物发现证实,所以学界没有定性。到甲骨文时期,3000年前是用锥子、刀和毛笔来画,至此我们的象形文字就确立产生了。”徐行健说,我们的画和文字一开始都是象形,所谓书画同源,就是都来源于象形,甲骨文的诞生代表着中国汉字的诞生。

  书法发展经历了青铜时代、金文时代、汉隶时代,李斯创立了小篆,但是随着时代发展,用篆书书写公文传送太慢,为了更有效率更实用,慢慢改造成隶书。隶书产生一段时期以后,为了追求美,“波折立,八分出”,有了蚕头燕尾,有了波折后就产生了八分书,隶书的最后期就叫八分。

  “现在很多人弄不清为什么隶书又叫八分书,八分是隶书的后期产生了波折。波折一立,八分书就出现了。”徐行健认为,这还不算是书法艺术,所谓艺术是抛去它的实用功能,高于实用。

  真正出现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呢?徐行健表示,书法艺术产生于魏晋时期,王羲之把中国汉字真正提升为单纯的、纯粹的艺术品去欣赏。“王羲之为什么是‘书圣’,不仅因为他写得好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把中国书法创立成艺术。”

  为什么说书法美学以自然美学为基础?“形容一个字的好坏,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,‘横’如千里之阵云、‘点’似高山之坠石、‘撇’如陆断犀象之角、‘竖’如万岁枯藤、‘捺’如崩浪奔雷、‘努’如百钧弩发、‘钩’如劲弩筋节;梁武帝赞美王羲之书法‘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’,书法笔力遒劲,字势雄逸;蔡邕书法的秘诀有两句非常重要,‘多力丰筋者圣,无力无筋者病’,都是说书法要符合大自然生命的规律,要像大自然生命一样有生命力,作品才是好的。这就确立了中国书法要有笔力,线条要符合自然规律。”徐行健表示,文学是语言的艺术,书法是线条的艺术。评价一个书法的好坏优劣,就是看线条美不美。

  三个标准评判线条之美

  线条有力作品才有生命力

  线条美不美有何评判标准?无论是中国书法还是绘画,线条美不美主要有三个标准:一是力量感,没有力量感就没有精神,现在讲笔墨精神,有了力量感才有筋骨:二是节奏感,也就是符合大自然的生长规律,如树木生长冬藏春发,像人走路有快有慢;三是立体感,就是中锋,没有中锋就没有力气感。

  徐行健现场展示执笔方法,“执笔方面按照蔡邕的说法,毛笔的笔锋永远在线条的中间走,现在很少有书法家能够做到,侧锋盛行。在行笔过程中提按折转笔尖都在中心,只有中锋用笔,线条的力量才能均匀有力。绘画勾线是中锋,皴法和上色可以用侧锋。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是中锋长起来的,一个点就是生命的起源,然后生长出横和竖。”徐行健说,唐太宗赞美王羲之的书法就是赞美他的力量感,批判无力的书法,号召大家都学习王羲之的书法。

  “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标准去评判书画的好坏,启功强调结体,是在特定时期提出的,但是结体好了线条无力,还是没有生命力,空有其表,就像一个人穿的衣服再漂亮,自己体格不行,也不能撑起来。”徐行健以“人民的艺术家”——齐白石为例,认为他画虾,逼真、灵动的水墨效果外人很容易学会,最难学的是线条。“齐白石最好的东西是线条,有几十年的功夫。有时我们欣赏的是表面、形式、结构上的东西,齐白石从小就是雕花木匠,然后拿毛笔,最后跟包括康有为、包世臣等很多名家都公认的清朝线条大师何绍基学习。“何绍基的书法融合了金石线条的特点和二王、颜真卿、米芾书写的线条特点,把金石味和书写味融合的很好,线条表现力在历朝历代我认为也是最高的。”徐行健说,何绍基作品融合了历代书法绘画中最好的线条,笔笔中锋、笔笔有力、力透纸背。齐白石二十多岁时,最开始的老师都是何绍基的粉丝,所以齐白石受何绍基影响很深。

  “书法是世界艺术中的高峰,雅俗共赏。有西方美学家说,中国人发现了世界万物最本质的东西,总结了一个线,这个线是用毛笔画出来的。毛笔是软的,西方没有软笔所以无法产生书法艺术。”徐行健认为,中国毛笔是第五大发明,正是有了毛笔才有了中国书法线条的丰富表现力,如烟云难画,只有毛笔才能画出来。

  “研究中国画的线,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看中国书画就是看线,研究线用什么样的品格来呈现,是否符合自然美,符合生命的本体意识,符合生命的规律、自然的运动。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体现了生命的感悟,是情绪发泄,含愤怒惋惜,是中国书法最具有生命力的经典之作。”徐行健认为,宋代以后,有一两百年间书法出现了落后,因为宋四家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创新,后世都跟风创新,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审美,认为创新就是好的,忽视了没有继承哪有创新。所以宋四家以后书法的坠落都是因为过于创新,赵孟頫力挽狂澜,运用官职拨乱反正,他要复古,复古到二王,挽救了中国书法而且把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,“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,用笔就是线条,用笔只能越来越好,不能减弱。

  用笔体现的就是线条,用笔具体到技法上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执笔,执笔一定要正确,不能乱来,执笔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稍加变化,但是最基本的是五指执笔法“擫(yan)押钩格抵”。(拓展:擫:用拇指的第一节指肚紧贴笔管内侧,力量朝右上方,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。押: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,与大拇指配合起来,将笔杆捉住。钩:用中指的第一、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。格: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,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,而且向外推着。抵:小指紧贴无名指,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,不接触笔杆。无名指力量小,不能单独推着中指的钩,还要小指托在下面,加一把劲。执笔方法十分重要,怎么舒服怎么拿笔是写不好字的。口诀:大指食指对着捏,中指向里顶勾天,无名指头向外顶,小指帮忙不要歇。指实掌虚虎口开,腕平掌竖笔直立。)从二王到颜真卿,整个唐朝一直沿用下来。

  二是用笔法,起笔、运笔,总结起来八个字“逆入平出,回峰转向”(拓展:郭沫若以“回锋转向,逆入平出”为学书执笔8字要诀。)。逆入平出就是中锋,太极笔法,体现的就是生命永远生生不息,首尾相接,生命延续,生命的律动就是要求回峰转向。

  结体则与个人、与时代息息相关,有个人风格、时代风格、时代精神。

  讲座中,徐行健为大家推荐了几本书,有描述中国文化脉络的李泽厚的《美的历程》、 宗白华的《美学散步》、钱钟书的《谈艺录》、熊秉明的《中国书法理论体系》、何慕文的《如何读中国画》,书法和哲学联系,可以再读一下《美学史》。

  “熊秉明在法国教了十几年中国书法,他说中国书法是哲学中的哲学,中国书法包含了全部中国哲学中最高的意识,最高的境界。中国书法是‘核武库’,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,所有的艺术都能从中汲取能量,创造出新的艺术。”徐行健认为,中国书法在历史上的繁荣是传承与超越的合力之果,在当今时代的退步只是暂时的,应是一代超越一代,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
  讲座最后,徐行健又打开电脑屏幕,从魏晋风骨到大唐楷书、宋明清书画,列举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、怀素《自叙帖》、米芾《苕溪诗帖》、赵孟頫《胆巴碑》、晚清书法家何绍基作品、“当今草圣”林散之作品、齐白石篆书《花好月圆》等名家名作,一一分析得失,详加点评。徐行健由浅入深、扣情引趣、寓乐品美,详细解密中国书画线条艺术,获得了与会者一致好评和赞赏。

  本次活动由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社区书法学院、济南市历城区文化和旅游局、洪家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,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承办。

编辑:王丽    责任编辑:徐茸

相关阅读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中国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
3、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